[1楼] 婆媳矛盾是最让男人头疼的问题之一。矛盾产生的原因很多,但每一种现象的背后都有一种原始的原因。这里就社会文化传统、心理、社会变迁等方面做一个理论分析。 中国的传统家庭往往是大家庭结构,鼓励三世同堂、四世同堂甚至更大的家庭结构。 而家庭越大分歧与纷争就会越多,这个情况,中国传统通过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社会规范而解决。 家有百口,主事一人。大家庭中主事的往往是德高望重的长辈或者是受到众人认可的家庭成员。主事人可以代表家庭做出承诺与决策。如果家庭内部解决不了,还可能有请族长、家族的长辈等协调解决。 中国传统的家庭纷争,不喜欢打官司,一般寻求在家庭或家族内部解决。 女性在家从父,嫁后从夫,夫后从子,而父为子纲。在这个环境下,女人在夫家没有话语权,只能听夫家的。 中国传统又是一个重视孝道的国家,孝道有合理孝道、恶孝道;自律孝道、他律孝道与真孝道、伪孝道之分等。古代中国的恶孝道很有市场,往往也被很多世人所鼓吹、接受与认可。“二十四孝”里的“埋儿奉母”、“孝感天地”等鼓吹的就是恶孝道。 中国还一个传统是重视血缘与姓氏。家庭中判断是否是自己人的一个标准往往就是生的孩子是否随父姓。如果生的孩子不随父姓,那这个孩子大概率就会被当外人对待。这个也就是为何很多被抱养的孩子,只要跟了养父姓,就会被养父母家接纳成自己人的原因。 在这个重视血缘与姓氏的环境下,在婆婆眼里,儿子是自己的,儿媳妇某种意义是个来跟自己争儿子的外人。在媳妇眼里,生的孩子的自己的,老公与其他家庭成员某种程度上也是外人。于是母子共生成为了中国的一个独特现场。这个母子共生的情况可以在很多神话故事看到影子。比如“白蛇传”“宝莲灯”等。古代女性期待救自己的不是丈夫,而更恰恰是自己的儿子。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媳妇就算有再大的委屈与不满,也大概率会被婆婆压制的规规矩矩。因为如果违逆了孝道与当时的社会规范,就会受到各方的责难与攻击,让其在家庭难有立足之地。 所以在古代,不是没有婆媳矛盾,而是婆媳矛盾被压制而被表面的平稳说掩饰。 那为何现在婆媳矛盾变得越来越普遍了呢?那是因为当旧时代女性十年媳妇熬成婆的时候,社会变了,传统的大家庭结构已经瓦解,新生代的女性也已经觉醒。而新生代女性的观念往往以自己的小家庭为中心,于是婆媳矛盾就压不住了。 | |
被4胎宝宝成就的心理咨询师爸爸,渡人渡已,先渡己,再渡人。点对点交流、全程保密-融合国学与心理学,提供心理咨询、命理、风水、合婚、择日、取名、周易预测等(宣扬传统文化,交友为主,收费随缘) |
发表于∶2024/3/8 16:43:28
直接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