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 转眼即将半生,而此番却是我的第一次西北之行。 “关中屏障,河陇咽喉”,对着这片承载着太多太多厚重历史的土地,我的心中总有一种天然的敬畏或者敬慕之感。而真的来了,日有所思心有所感更是在所难免。 来到西北,或许多数人先入为主的还是真真切切地去领略塞外风光,感受异域风情,或者平沙莽莽黄入天的雄浑大漠,或者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美草原。壮阔雄奇?广袤荒凉?大而荒而粗而穷?而当我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却和想象大相径庭,尤其是身居沙湖之畔,更是与想象不可同日而语。很明显,宁夏绝对是个例外。 当地的朋友说,我们这里不仅仅有沙湖的美丽爱情传说,更有父亲山和母亲河。所谓的父亲山,就是绵延起伏数百里的贺兰山,这道天然的屏障,古时候用来阻挡少数民族铁骑南下,现在则防风固沙遮挡沧桑,因此除了沙尘期一般没有了塞外城市的灰头土脸。朋友还说,不仅如此,父亲山还会变幻出多种形象,如果足够幸运,还可以领略到贺兰卧佛的壮美景色,而我,就在昨天晚餐后陪同老师散步的时候,居然有幸邂逅。昨天的天虽然是晴天,却多云,时不时还有乌云。而就是这样的天气,天将黑未黑之际,光穿透云层,以一种逆光之恋,勾勒着大自然的神奇造化,给彳亍的人们留下无限遐想。那道光同时还惠及了湖面,波光粼粼,三三两两散步的人们,迎风起舞的芦苇,时不时的鸟群、群蛙、汽笛相和共鸣,好一幅祥和的盛世画面。而母亲河则是我们中华儿女共同的母亲河——黄河。这片土地年降雨量不高,但是黄河穿越其中,大大小小的湖泊随处可见,既灌溉田地又滋养百姓,这也自然就是我旅居之地旁边沙湖之由来。塞上江南,这两个词本身就已经足够诠释,江南之温婉灵秀漠北之雄浑粗犷已然于一身一体。 青山如铁、绿草如茵、白云如絮,黄沙如金,鸟击长空、鱼翔浅底,甚至不到刹那,所有的一切早已凝固,静止了时光,有的是造化之神奇,是沙、水、苇、鸟、山的自然融合,是江南水乡之灵秀与塞北大漠之雄迈的浑然一体。当我站在塞上江南的沙湖之畔,眺望着远处与天相连的黄沙山川,沙与湖如此完美地相偎相依,一片空灵之中仿佛飘来远古的那对情侣的你侬我侬。当我意识到自己站着的是千百年来血与火淬炼和洗礼的宁夏平原,凝视着连绵起伏望不到尽头的贺兰山脉,浮想当年的金戈铁马,耳畔响起妻儿对百战未归的将士们的呼唤;一步一个脚印地踩着脚下的土地,或许当年就是这个土地上的人们为了生存而百不存一的战场。而今天,当我们课余踯躅散步,驻足停留在亲水的亭台楼阁稍息,走近的瞬间让人情不自禁屏息低语。 时间总是比我们预计或者想象的要过的快,当我们还在犹豫或者纠结的时候,我们早已经被远远地甩在了身后。比如此番西北之行的我,记忆中还在担忧多年未到异地带班,而转眼却即将结束。一切还算圆满,或者说顺顺利利。需要感谢的人很多,在此不便一一列举,我心中的感激之情,相信大家都懂的。 可惜时间匆匆,就在一水之隔,我并无余暇去亲自领略一下这盛名之下的人间秀美与壮丽。彼年彼月别人口中的完美,此时此刻自己心中的冥想,在山之阳水之南的邂逅,何尝不是一种远观的心态,至于亵玩已然非我所欲。回到自己,其实我本来就不是一个特别喜欢远行的人,尽管我的心中有诗,而远方更多在心中在诗中。身处红尘之中,早已过了可以说走就走的年华。于是,我更喜欢的是用一种感性的触觉,捕捉细微之处的端倪来表达理性的世界。诉诸笔端,形成文字,或为冥想,或者一厢情愿,却本多为人类内心深处呼之欲出的通感或者直觉。或者多有争议,无法用理性的论证;或者差強人意,不过是自我感觉良好的宣泄而已。但反过来,却又未尝不是一种天然去雕饰,逻辑结构、潜词造句、标点符号,自我感觉良好却未必真的不好。 就这样远远地看着,慢慢地走着,静静地想着,凝神清心体验这片土地的温婉壮美。与各种匆匆往来、除了累什么都不记得相比,何尝不是一件幸事。或许,有些遗憾可以有,我们会更珍惜,或者茶余饭后多一份感念也挺好的。比如这份超乎想象的如江南水乡般的安宁安静纯净纯美,千百年来依旧,心未变。 | |
发表于∶2019/7/11 21:14:03
[3楼]
| ||
发表于∶2019/7/19 15:05:56
[5楼]
| ||
发表于∶2019/8/19 16:26:16
直接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