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 泉港半马 泉港,去之前不知是长寿之乡,看赛事冠名“长寿之乡泉港马拉松”知道。赛后回厦听同排资深跑友说,应该是B类赛事。A类B类,对有百马情节一年要跑几场马目标的跑者来说,无所谓,反正又拿不了名次,重在参与,去了,完赛回来,家里墙上或抽屉就会多一块沉甸甸的奖牌。泉港奖牌紫色,古意浓浓。 厦门提前一天去,一大巴车人,没有认识的,不过回时,就有几张认的面孔,手机里会加一两人的微信。 主办方诚意,参赛挎包叫人喜欢,天蓝色,防水面料,设计做工都是用心的,大家领完,挎着拎着,一张乐哈哈笑脸,包里有参赛服、号码簿、啤酒、蛋白粉、氨糖、咸盐、能量胶、清洁剂……,挎在肩上,分量感十足。想想厦马以前是红布拉绳包,赛后装东西去哪玩,背着感觉不错,因为印着厦马,后面变成透明塑料包,就不知做什么用好。有听说透明便于安检。唉,都来跑马了,还会有什么想不开的? 赛道呈Y型,在海边,一马平川的海边,没有一点的爬升,往前跑,没有山,有阻挡视线的是高楼。时候阳春三月,阳光没有强烈到把人烤焦,但还是晒,来回折回,左脸右脸,右脸左脸轮着晒,赛道边树荫大家贴着跑。啦啦队有穿礼服年轻漂亮小姐姐,也有红运动服腰鼓大妈,记得一队叫花仙子的小姑娘们,……。补给该有的也有,水、饮料、香蕉、小西红柿、葡萄干……,盐丸、能量胶发在参赛包里。一路上,喝了两次水,吃了两截香蕉。最后一个补给点竟然有绿豆汤、花生汤、小汤圆。赛道上有碗锅里煮出的热汤,何等的稀罕!这个要吃,拿了一碗花生汤,边走边喝。路边有许多没吃完的碗,碗底沉着小汤圆,估计他们还是惦记着成绩,碗底吃不到的就算了。 我没有跑马情节,因为太累,去,一举两得,跑马加到别人的城市街上旅游景点看看。 南少林也称泉州少林寺,不是千年古刹,最初是建于唐朝,三毁三建,寺院入口墙上有文字介绍说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下令烧毁,“从兹无复敢修者” 现在看到的是消失236年后1992年重建的,一九九二至今二零二五年,三十三年光阴,两边木构长廊还是有很强的年代感。寺庙依地势而建,山门,大雄宝殿,法堂,观音阁……层层而上,两边的长廊将这些殿、堂、阁……串连起来,风雨天可如常走动。上到高处远眺可见高速路上就能看到的郑战功塑像。寺院祥和,游人络绎不绝,却不并嘈杂,站在观音阁后面平台,头顶鸟声清脆,风吹,菩提叶、香樟叶唰唰啦啦,泛着银光。 万安桥,又名洛阳桥,四大古桥之一,建的简单,石头桥墩上架着石板条,长长的桥身一直向前伸,伸到海里,伸到海的那头。走在桥上,千百年过往的脚底磨平磨光石板条,风雨模糊了护桥石像将军的面孔。今天,这里不再是重要的交通要道,成了旅游景点,无数游人慕名而来,桥头停车场停满车子。 马拉松带动经济,一点不假。一车人酒店入住,还要吃的。房间放好行李,下楼,大堂,不必认识,看是一车的招呼下,一起上街找吃的。饭店里,先上桌的炸五香,跟厦门的不一样,是一片一片的;点的炭烤鱼,好大盆,小山似的,掏手机拍,同房间的妹子,站地上拍不够,索性站到椅子上拍,一点不违和,大家一阵哈哈,调侃她律师取证的精神。吃着喝着,说着厦门的好,环境好,目之所及皆风景,治安好,很晚走在街上也不怕,行政窗口办事好,……。 洛伽寺,是赛后去。海天佛国,建造在海里的礁石群上桔色寺院。潮起潮落,去,最好选在涨潮,那就会看到寺院在海浪波涛荡漾像漂浮海面上。我们到是退潮,寺庙院墙内,院墙外的礁石上无数游人,也围绕着院墙外的礁石走一圈。石缝中的海水清澈,礁石长满绿豆粒大小的藤壶,站在礁石上远眺,海水深蓝,远方水天相连。 晚回家,洗过,休息,刷微信,群里大家跟群主打招乎到家,有个视频,进门,客厅沙发后一墙奖牌。于是站起,参赛包掏出奖牌号码薄放进抽屉。 2025.3.23泉港半马 ![]() ![]() ![]() ![]() ![]() ![]() ![]() ![]() ![]() ![]() ![]() ![]() ![]() ![]() ![]() ![]() | |
发表于∶2025/3/27 0:21:57
直接回复楼主